為權重而做網站,還是為業務而做網站?
當下互聯網站長圈亂象:為了權重而做網站。什么時候第三方工具的權重參考已經成了衡量一個網站的標準了?有權重又怎么樣,有流量嗎?有流量又怎么樣,能變現嗎?所以這就導致很多人做站為了賣站。
早年,流量與內容和收入才是衡量網站好壞的唯一標準。只從多了第三方工具,所謂“權重”就成了一個新鮮的參考物。
其實第三方工具的邏輯也很簡單,就是根據你的關鍵詞排在哪里來預估所產生的流量,隨后又通過這個預估的流量,來給你你的網站貼權重標簽。這種意淫工具是否真的是站長所喜歡的?
為權重而做的網站,都是些什么樣的?
你可能很奇怪,以關鍵詞排名衍生的“權重”數據,是否就能衡量網站的真實質量?答案是肯定不能的。搜索引擎的蜘蛛和評分都靠機器,總體來說,機器沒有思想,要玩機器就非常簡單了。
現在很多互聯網站長,基本目標都非常明確,他們就是沖著權重去的,他們不會在意內容是否可讀。百度也無法每個網站都能準確識別。所以我們通過搜索引擎的搜索,基本都能搜索一些牛頭不對馬嘴的內容。但是也就是這些內容,被搜索引擎展現到首頁。
如我之前寫過一篇:權1到權8?是百度的無能還是中國互聯網的悲哀?這篇文章,從權1到權8,只需要一夜。
而網站的內容,卻是這樣的。

作為一個搜索引擎,有失公正。雖然不知道這個網站目前是什么一個狀況,但估計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所以現在很多站長,在各個社區抱怨,搜索引擎無作為,技術差,不公平,無法解決等問題。其實他們做搜索引擎的也無能為力,騙過機器實際很簡單。
快排使做權重變得簡單
使用快排是一個作弊手法,機器模擬用戶通過百度搜索的排名點入網站,當點的人多了,百度就認為這個網站非常受人歡迎。
一旦停止點擊,網站一夜之間被拔毛。這里百度在后面有識別標準。所以這種權重,就是完全拿錢砸出來的,而且不能斷。
早年百度識別網站質量通過外鏈,外鏈權重等方法來識別。就此孵化了一些新興行業“鏈接交易”。后來百度為了打擊這種行為,將評比標準換為了點擊評比。然后就出現了快排。
這么看來,還不如之前的鏈接評比。因為通過鏈接分析質量,遠比模擬點擊分析簡單。百度不可能分析出每個訪客是真人或機器人。
做網站的根本
很多人已經忘記做網站的根本了,網站作為一個互聯網工具,并不是只看權重。權重這種第三方工具不再作為衡量網站的標準。
我們以前建設網站,是將網站作為將內容展現給用戶的載體和功能應用,這是網站存在的意義。
現在站長做網站為了權重去作弊,使用非正常手段來爭搶流量。而這些網站通常都是沒有開展業務的。他們只是做上權重后將其賣掉。
本文由星空站長網(www.xingkongweb.com) 五車二原創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交流V信:sup5che2
標簽:   權重 互聯網 站長圈 業務 網站